在保健食品領域,一直流傳著一個說法:「β-胡蘿蔔素和葉黃素不能一起吃,會互相搶吸收。」這讓許多正在補充晶亮營養素的人感到困惑,不知道應不應該選擇「複方配方」,或是應該分開補充?實際上,這樣的觀念並不完全正確,甚至可能是「資訊斷章取義」所導致的迷思。

 

文章目錄

  • β-胡蘿蔔素與葉黃素是什麼?它們有什麼不同?
  • 吸收機制不同,為什麼會有「不能一起吃」的迷思?
  • 實證破解迷思 β-胡蘿蔔素與葉黃素可以一起補充!
  • 那該如何正確補充 β-胡蘿蔔素與葉黃素?
  • β-胡蘿蔔素常見問題(FAQ)
  • 不要被迷思誤導,掌握正確的營養知識!

 

β-胡蘿蔔素與葉黃素是什麼?它們有什麼不同?

β-胡蘿蔔素簡介

β-胡蘿蔔素是一種常見的類胡蘿蔔素,也是維生素 A 的前驅物,存在於像紅蘿蔔、南瓜、杜莎藻這類橙紅色蔬果與藻類中。它是脂溶性營養素,需與油脂一同食用才能提高吸收效率。

葉黃素與玉米黃素簡介

葉黃素與玉米黃素主要存在於深綠色蔬菜中,如菠菜、羽衣甘藍,是目前常見的營養補充成分之一。

這三者雖然都屬於「類胡蘿蔔素」,但在人體中的角色與運作方式卻大不相同。

葉黃素與β-胡蘿蔔素來源植物-金盞花與紅蘿蔔農田實景

 

 

吸收機制不同,為什麼會有「不能一起吃」的迷思?

有些人認為,β-胡蘿蔔素與葉黃素都屬於 類胡蘿蔔素(Carotenoids),它們在人體吸收時會「競爭」相同的轉運機制,因此不能同時補充。但這個觀念 並不完全正確,事實是不同類胡蘿蔔素的吸收機制不同!

  • β-胡蘿蔔素 主要透過 SR-BI(Scavenger Receptor Class B Type I)受體 進入細胞,在體內轉化為維生素 A。
  • 葉黃素與玉米黃素 則依賴 NPC1L1(Niemann-Pick C1-Like 1)受體 進行吸收,並被直接運送到晶亮部位。

由於它們的吸收機制有所不同,所以它們不會直接競爭相同的吸收路徑,因此正常劑量的補充是不會互相影響的!

 

那人體是如何調節類胡蘿蔔素的吸收?

人體對類胡蘿蔔素的吸收有一套精密的調節機制,當 β-胡蘿蔔素與葉黃素同時攝取時,會根據身體需求來調控吸收量,而不會讓其中一種成分完全被抑制。因此,只要不是超高劑量,這兩種營養素是可以一起補充的!

 

實證破解迷思 β-胡蘿蔔素與葉黃素可以一起補充!

雖然早期有少數研究顯示在高劑量情況下可能略有吸收抑制現象,但整體科學共識顯示,一般膳食補充劑量下,兩者是可以同時補充的。

📖 根據一項 1998 年的研究指出,β-胡蘿蔔素與葉黃素在小鼠模型中同時攝取時,彼此不會明顯抑制吸收【PubMed 9665100

📖 而在著名的 AREDS2(Age-Related Eye Disease Study 2) 臨床研究中,也選擇用葉黃素與玉米黃素 替代 β-胡蘿蔔素,並未顯示不宜同時補充,只是針對特定族群(如吸菸者)調整配方策略【JAMA Ophthalmology

這說明科學研究已經證實,這兩者是可以一起補充的! 

 

那該如何正確補充 β-胡蘿蔔素與葉黃素?

攝取不同類胡蘿蔔素的適當搭配

  • 葉黃素與玉米黃素的比例應維持在 10:2,這種比例較為均衡,能確保穩定攝取。
  • β-胡蘿蔔素應適量補充,避免單一成分攝取過量。

 

推薦的日常攝取方式

  • 從天然食物中獲取營養(如杜莎藻、胡蘿蔔、深綠色蔬菜)
  • 選擇含有多種類胡蘿蔔素的營養補充品,確保攝取完整。

📌 👉延伸閱讀「什麼是杜莎藻?為什麼它與營養補充有關?」

 

β-胡蘿蔔素常見問題(FAQ)

Q1. 什麼情況下需要避免高劑量 β-胡蘿蔔素?
A:吸菸者應避免高劑量補充(>20mg/天),可能影響健康。

Q2. 一天應該補充多少 β-胡蘿蔔素與葉黃素?
A:建議葉黃素 10mg、玉米黃素 2mg、β-胡蘿蔔素3~15mg即可。

Q3. 我是素食者,可以補充 β-胡蘿蔔素嗎?
A:可以,建議選擇天然來源(如杜莎藻、胡蘿蔔、深綠色蔬菜),不含動物性成分。

 

不要被迷思誤導,掌握正確的營養知識!

β-胡蘿蔔素與葉黃素不僅可以一起補充,而且在多數日常飲食與天然植物來源中,原本就同時存在。
關鍵在於:

  • 來源要天然(如杜莎藻、金盞花)
  • 配方要平衡(如10:2 葉黃素黃金比例)
  • β-胡蘿蔔素攝取要適量,避開高劑量(>20mg/天)單一攝取

若你希望透過營養補充更輕鬆整合這些成分,晶桑就是一個聰明選擇!

📌 👉 現在就點擊了解「晶桑|頂級山桑子葉黃素膠囊」完整配方